您所在位置:首页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卢...
来源:广西文化遗产网      作者:admin      创建时间:2017-12-30 11:41

人民网南宁9月5日电 今年66岁的卢德辉,是土生土长的钦州市河东缸瓦窑村人,卢氏第四代坭兴传承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广西工艺美术师,广西高级工艺师,继李人帡之后钦州第二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卢家从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在钦州坭兴界里,卢家是一个大族,仅卢德辉一家四代已有上百人涉“坭”。

卢德辉看着祖父卢其光、父亲卢文祖以及各派大师玩“坭”长大,祖辈的瓷、陶拉坯和龙窑技窍对他影响颇深。1968年,卢德辉如愿进入钦州陶器厂成为一名坭兴人。近坭“吃”坭,如何吃“坭”他从小铭记在心,耳熟能详。入厂几个春秋,他除了刻画刻字外,设计、挥土、拉坯、烧制等任何一个工序均能够独立操作,并崭露头角。1979年,卢徳辉担任厂部科研组组长,他曾为厂里设计出多个新产品及来样制作产品,如“4号柑子壶”“5号柑子壶”“5号瓜壳壶”等精品均出自他的手,为钦州坭兴陶艺文化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陶艺有“一烧二土三制作”之说,烧制关是陶艺生产中关键之关键,重中之重。窑变是坭兴陶的灵魂,一直是坭兴陶艺人士苦苦探索的难题。根据多年的从事坭兴陶艺烧制工作,卢德辉对坭兴陶的窑变很有经验,且有较深的造诣。他指出,无论是采用龙窑或者电窑方式烧制,坭兴陶的窑变是有规律的。就烧成率而言,电窑比龙窑好;就艺术而言,龙窑比电窑好。他分析说,坭兴陶的烧制要经过1160度高温,一般龙窑用木柴烧制因为龙窑温差过大,氧化还原气氛难以控制,造成上部还原气氛较低产品多呈红色,下部还原气氛及碳素过高产品多呈黑蓝色,所以烧制的产品成功率较低。电窑法温度稳定,温差较小,还原气氛较均匀,但很难烧出龙窑窑变的效果。龙窑精华之处,有部分产品表面呈红色,但经过打磨的地方却变成黑蓝等色。而电窑法出现这种现象极少,几率是龙窑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倍。卢德辉言之有理,不愧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长期以来,卢德辉致力于坭兴陶艺文化发展,善于产品开发与国內同行业先进的设计理念同步,一面自己创作设计,一面根据客商的需求而定制,陶艺产品多种多样,琳琅满目。其代表作《古画壶》《四神小壶》(与钟应合合作)获1984年中国轻工部工艺美术“百花奖”,《古印壶》《醉翁酒壶》《菊花茶具》获广西优秀旅游产品奖、工艺美术新产品奖;198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新产品奖;《天遂人意》、《祈天瓶》,分别获2009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金凤凰杯全国工艺产品创新优秀奖;2011年《生命之源》获第46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暨家具用品交易会“新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优秀奖;《壮家淑女》获第12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

卢德辉历任钦州陶器厂技术员,钦州坭兴二厂副厂长、厂长,钦南区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委员。他与女婿合作的耀华陶艺厂,创建于2001年,是钦州陶艺界较早、较大的一个个体陶艺厂家,现有员工50人,主产坭兴日用品兼产部分工艺品,以古雅、简约、现代之风格深受顾客青睐,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张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