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将落地!
发布时间: 10-0720:35
安徽是我国高等教育重镇,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3所双一流高校。合肥工业大学被称为中国汽车界的黄埔军校,在六十年代初就进入了国家重点大学行列,但“双一流”光环之下的合肥工业大学这些年过得并不如意,甚至被很多校友认为退步明显,为何呢?
合肥工业大学被称为中国汽车界的黄埔军校,早在(1960)即被评为国家重点大学,当时叫大学的工科院校只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合肥工业大学的实力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合肥工业大学曾隶属于机械工业部,属于“机械四小龙”之一,具有深厚的工科底蕴。即便如此,合肥工业大学所属的科研平台中竟然没有一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合肥工业大学仅有(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正牌的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与合工大无缘,即便是近年“四处开花”的省部共建国重,合肥工业大学也仅有一个共建性质的(依托单位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终于,在合肥工业大学的持续努力下,国家级科研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合肥对“智能互联系统的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基础科学中心进行了现场考察。
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后认为,项目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基础科学中心的设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项目研究具有原创性,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可行。
国自科基础科学中心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格局中的重要项目之一,最低资助额在6000万元以上,目前依托高校实施的自科基金基础科学中心仅有20项左右,含金量非常高。
因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缺失,合肥工业大学虽贵为“双一流”高校,但近几年在与省内高校的对话中并不能“俯视”。
安徽理工大学拥有省部共建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拥有省部共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今年年初,安徽大学召开了“智能感知材料与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建设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国家级科研平台方面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互联系统的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基础科学中心顺利通过现场考察后,有望成为安徽首个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将成为合肥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标志性建设成果。
合肥工业大学虽因各种原因至今未能获批属于自己的国家级科研平台,但不能因此埋没该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相信合肥工业大学会以此为契机,破解发展瓶颈,再创辉煌!